资治通鉴
《资治通鉴》(常简作《通鉴》),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19年完成。主要以时间为纲,事件为目,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写起,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征淮南停笔,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。
[jzsjiale_taobaoke]磨耳朵儿童历史百科启蒙有声读物 资治通鉴 167集 MP3 自动发货,=https://gd3.alicdn.com/imgextra/i3/42949339/TB2HCeCfipnpuFjSZFIXXXh2VXa_!!42949339.jpg_400x400.jpg,=https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spm=a1z10.5-c-s.w4002-15851636280.67.LUCp4X&id=545175206002,=20,=5,=#,=#,=#[/jzsjiale_taobaoke]
在这部书里,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,供统治者借鉴,宋神宗认为此书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,所以定名为《资治通鉴》。《资治通鉴》全书294卷,约300多万字,另有《考异》、《目录》各三十卷。
《资治通鉴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,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。